“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随着7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实施,银行又开展了哪些行动?6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有所布局,有的银行制定了行动方案、有的银行发布了绿色金融品牌及相关产品。在分析人士看来,绿色转型发展是全球大趋势,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资源向绿色经济倾斜,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经济更加稳定可持续,利好银行业发展前景,随着业务的推广、经验的积累会逐步扩大到所有的金融机构。
多家银行发布绿色金融方案
央行发布的《方案》即将施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6家国有大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共计24家银行成为首批考核对象。
根据《方案》,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将每季度开展一次,央行将依据定量和定性两类评价指标对上述银行进行考核。其中,定量指标总权重为80%,考核内容包括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占比4项;定性指标总权重20%,其中,执行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政策情况、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及评价实施情况、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各占30%、40%、30%的权重。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看来,《方案》是对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一次更加实质性的推进,尤其是以定量指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纳入金融机构评级等审慎管理工具体系中,具有监管刚性,能够倒逼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业务拓展力度。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将更有动力自发对绿色金融业务进行研发和拓展,同时因为绿色金融风险指标也在评价中相当重要,因此绿色金融业务的平稳推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在进入施行倒计时的关键期,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包括江苏银行、恒丰银行、北京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了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行动方案。以恒丰银行为例,“十四五”期间,该行计划推行绿色金融专项支持额度不低于3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将用于支持气候融资。围绕光伏发电、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绿色智造,矿山修复等环保整治,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乡村振兴,超低能耗建筑、绿色住宅等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强化绿色金融产品与碳足迹挂钩七方面,满足绿色发展相关场景的金融需求。
为深入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农业银行还于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农业银行表示,将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六大绿色产业,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增量扩面。
谈及不同性质银行在服务“双碳”目标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国家的重大项目需要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通过发放绿色债券、提供绿色贷款等方式提供绿色金融支持,但对于一些区域性中小微企业绿色济模式的转变,则由地方性银行提供支持更为便捷。
绿色品牌、产品相继推出
除发布行动方案外,银行在绿色金融具体业务方面也有所布局。例如,北京银行日前发布了“绿融+”绿色金融品牌,涵盖“绿融贷”“绿融债”“绿融链”与“绿融家”四大产品体系,并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建立合作。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宁表示,未来五年,该行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过3000亿元的绿色融资。
此前,浦发银行也正式发布了“浦发绿创”品牌,并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3.0版本,聚焦绿色智造、绿色城镇化、环境保护、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领域构建绿色服务体系。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方案》的业务考核范围主要是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而在绿色信贷和债券上银行也已加大投入。在绿色信贷方面,以北京银行为例,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银行处获悉,截至2020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25亿元,累计为3400余户绿色节能企业发放贷款近1650亿元。在绿色债券方面,以兴业银行为例,根据该行此前披露的年报,2020年该行累计发行1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国内存量绿色金融债1000亿元。
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的表现如何?王红英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应该说是大有可为,市场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介入到绿色债券、绿色贷款业务的发展当中,而且增速也非常的快。
百万亿投资需求如何落地
可以看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银行已紧锣密鼓展开行动,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陶金表示,当前大多数银行尚未形成针对绿色金融业务的业务指导原则,很多银行并不熟悉这一业务,不熟悉环保企业的经营情况,也不太具备绿色债券发行业务经验和投资研究能力,因此银行面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需要从发展战略层面全面地加强业务部署及各方面的资源投放。
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方案》的落地将会带来哪些积极作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我国绿色金融监测和考评体系逐步完善,对部分商业银行来说,短期可能存在一点压力,毕竟有考核、有竞争,并且部分银行在绿色产业服务方面的经验积累相对少;但从中长期看,有助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减碳”,资产结构多元化,提升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同时,绿色转型发展是全球大趋势,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资源向绿色经济倾斜,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经济更加稳定可持续,利好银行业发展前景。
在未来数十年里,碳减排投入资金将达到百万亿元规模。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出席“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时曾表示,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在上海市金融学会举办的2021年“金融前沿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上,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在预期技术路径下,未来40年会产生约14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需求,其中前10年达峰阶段年投资需求约为2.2万亿元,后30年中和阶段年化投资需求约3.9万亿元。
“在百万亿级双碳经济的背景下,银行的绿色金融、双碳经济各种金融产品的设计等都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和发展”,王红英表示,目前只有24家银行开展试点,随着业务的推广、经验的积累,《方案》会逐步扩大到所有的金融机构。
对于银行如何持续赋能绿色金融,周茂华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部需要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同时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考核制度,合理分配绿色资源配置,完善绿色金融风控体系;此外,提升绿色项目定价能力等也很重要。
2024-11-25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