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与锰矿共振,锰硅成下半年最弱势品种
下半年锰硅成为了黑色系中最弱势的品种,价格下跌了接近五个月且基本没出现任何反弹,在我们看来锰硅的下跌逻辑是非常清晰的,2018年螺纹新标的实施大大刺激了钢厂对锰硅的需求,从上至下无论是合金还是上游锰矿价格都曾出现大幅上涨,刺激了产能大量投放,由此也引发了今年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后果。以锰矿来说,今年1—10月锰矿进口量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5%,据相关资讯网站统计,锰矿港口库存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由年初的不足300万吨,不断上升至11月末的470万吨。迅速增长的进口量和库存使得锰矿价格难见起色,天津港澳大利亚块矿的价格由年初的60元/吨度下跌至最低35元/吨度,下跌幅度超过40%,锰矿进口贸易商下半年几乎全员亏损,甚至出现了信用证贸易无力赎货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锰硅合金自身供过于求的危机丝毫不逊色于锰矿,特别是在价格大跌之前,即今年的5—6月份,锰硅产量甚至在高位更上一层楼,使得危机出现后积重难返。当时下游螺纹产量的爆发导致对锰硅合金需求在短期内迅速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缺货现象,价格迎来明显的上涨,而上游锰矿的问题早已暴露,导致原料成本持续处于低位,上下游因素共同作用下,锰硅企业的利润在5—6月再次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并刺激了所有观望的已建成产能进行投产。当时几乎全中国所有的锰硅产能都开始进行了生产,毫无疑问,这远远超出了下游钢铁行业的需求量。至此,锰硅期现货价格开始急转直下。
而能够出现如此长时间和大幅度的下跌,关键在于锰硅和锰矿在下跌过程中的相互反馈,以及亏损却不减产的矛盾。锰硅成本中锰矿占比高达50%以上,锰硅的下跌带动原料锰矿下跌,而锰矿的下跌又导致锰硅合金难以寻求到一个坚实的成本支撑。且这种下跌在初期并未带来任何产能的削减,锰矿价格的同步下移让锰硅生产企业始终保持盈利,即使在后期即时成本高于出厂售价的情况下,企业也对接下去的成本继续下跌抱有期待,并未立即选择停产。而锰矿进口周期特别长,对于价格的反馈也不够迅速,进口贸易商已经对短时间亏损习以为常,因此也并未停止脚步。从上至下的“刚性供给”使得锰系行业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内根本掀不起任何一点儿反弹的浪花。我们在年初时就已准确判断,今年会是锰硅重要的洗牌期,以往“正常水平”的低价和低利润将不足以削减产量,只有更低的价格和更低的利润甚至行业大部分亏损后才能有效逼迫多余产量退出。
硅铁成本刚性,期货成熟后保持低波动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3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