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的贵州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措施。
目前,全省中药材(不含石斛、刺梨)总面积542.85万亩、总产量127.52万吨、总产值108.83亿元。中药材种植带动16.42万户贫困户、52.61万贫困人口增收。
中药材产业逐渐成为我省扶贫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走出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路。
凝聚使命感
抢抓中药发展新机遇
“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在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贵州地理条件独特、气候温暖湿润,现有人工栽培中药材160多种,生产品质优异、市场美誉度高的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安龙、兴义是珍稀药材白及最适宜产区,白及胶含量(60%以上)显著高于全国其它产区;贵州天麻折干率、商品等级、药效成分含量高,是国家中医药局开展天麻药食同源试生产指定省份之一;贵州太子参色黄、明亮,形状饱满,标志性成分太子参环肽B含量高于全国其他产区;贵州党参根条肥厚、质软味浓化渣,多糖含量高,质量上乘;贵州薏仁米为小粒薏仁米,均匀饱满、色白润亮,指标成分甘油三油酸酯高过药典规定1倍以上,药食两用佳品;赫章半夏和威宁半夏品质优良,每年免检出口日本、韩国等。
2025-01-10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