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青藏高原人们通常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等优秀品质称为“牦牛精神”。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站站长宋仁德就是“牦牛精神”的忠实践行者。踏上玉树这片土地33年来,他以草原为伴,与牦牛同行,义无反顾,不畏艰苦,默默耕耘,开拓创新,让青春之花在玉树草原上绽放出绚丽光彩。
上山下乡危机四伏
宋仁德出生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时,学校按计划要向最需要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青南牧区的每个州分配两名学生,由于当时玉树地区路途遥远、条件更加艰苦,光是从西宁到玉树的班车就得走三天以上,如果再分配到曲麻莱等县工作,光行程就得五六天,几年难回一次家,同学们都不愿意去。作为班里三名共产党员之一,宋仁德放弃留校做辅导员的机会,主动请缨到偏远的玉树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
“当时我就是想,玉树州是我省的畜牧业大州,这给我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机会,自己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来改善当地家畜的生产状况,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宋仁德说。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些差距。刚到玉树州畜牧兽医站工作时,时常断电、语音交流困难、用牛粪取暖做饭、吃不上蔬菜等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热情,给他教这教那,他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工作局面逐渐打开。
2025-04-30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7
2025-04-25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