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利多因素有限,预计沪铜后市上行动能将有所减弱,关注期价能否站稳47000元/吨关口。
经历了近半个月的下跌行情后,上周沪铜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主力合约期价逼近47000元/吨关口。展望后市,在供需紧平衡格局之下,对于此轮沪铜上涨空间不宜过于乐观。
全球铜精矿供应偏紧
目前铜矿产能周期处于低迷状态,存量矿山老龄化已经出现。ICSG预计2019年铜矿供应将仅增长0.2%,至2064万吨。梳理 2019—2022 年铜矿项目的结果看,新建项目集中投产在 2022 年,在这之前全球铜矿增速保持在2%以内,未来2 年会出现产能增量的低谷。
近期公布的各大矿山铜矿产量普遍不及预期,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 今年上半年铜产量较去年同期下滑12.1%,至769400吨。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 铜矿上半年产量亦较去年同期下滑12%,至569900吨。铜矿供应持续紧张的形势在铜精矿TC费用上也得到印证,TC 费用延续着下行趋势。在矿端消息频发的干扰下,目前市场供应紧缺状况仍未完全缓解,铜精矿产量有望在三季度末趋于稳定。
就国内铜供应情况来看,我国铜冶炼厂项目近两年投放较为密集,预计2019 年产量为950 万吨,增速 8.6%。我国6月精炼铜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1.8%,至80.4万吨,为2018年12月以来最高。1—6月产量为452.4万吨,累计增长5.8%。从企业排产以及检修情况来看,预计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将继续增长。目前冶炼厂虽亏损,减产预期则并不强。但因冶炼厂有铜精矿长单利润保障,且银行贷款要求冶炼厂连续生产,因此目前冶炼厂尚未主动减产或检修,不过较低加工费也很难使企业具有满产的生产积极性。
2025-04-30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7
2025-04-25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