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位居水稻病害之首的稻瘟病逐渐进入高发期。稻瘟病又称水稻“癌症”,严重时可致颗粒无收。因其危害巨大,我国水稻新品种审定实行稻瘟病抗性“一票否决”制。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希望认清稻瘟病的发病抗病机制、寻找稻瘟病的抗性基因,从而最大限度控制稻瘟病发生,以及获得抗稻瘟病优势水稻品种。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立煌团队发现,在水稻中由稻瘟病抗性蛋白Pid3直接引发的抗病防卫信号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对稻瘟病抗病机制提供了新认识。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学伟团队应邀撰写稻瘟病广谱抗性综述文章,评述了国内外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相关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等研究进展。上述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主流期刊《新植物学家》和《当代植物生物学观点》。
变化多端的“黑势力”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最具破坏性的水稻真菌性病害。”朱立煌告诉《中国科学报》,水稻几乎所有的生长阶段都可能会感染,可致水稻减产10%~35%,甚至“全军覆没”。按照发病部位,稻瘟病分为叶瘟和穗瘟。其中,穗瘟发生于谷粒上,直接影响产量。
稻瘟病菌“黑势力”强大。受害对象不仅是水稻,近年来在南美洲发现小麦也染上了与稻瘟病基本为同一属病原菌的麦瘟病,并一度造成毁灭性损失。
在植物体内,稻瘟病菌生长扩散过程“简单”又迅速。陈学伟解释道,稻瘟病菌利用自身特性能够先附着在植物细胞表面形成侵染结构,进而使病原菌穿透寄主表皮细胞壁,在寄主细胞中生长发育。之后,被侵染的细胞又产生菌丝,并再次传播侵染到附近其它细胞。3~5天内,植物便可出现病症。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