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宁凌等12名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推进“海水稻”产业发展的建议》。他们认为,中国有许多可利用的盐渍土地,推进海水稻产业发展,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这12位人大代表介绍,普查数据显示在国内近5亿亩的盐渍土地中,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达2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如果海水稻推广成功之后,以每亩200~300公斤的产量计算,可增加水稻产量500亿公斤,解决2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此外,海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较大,网上出售的海稻米价格为每公斤30~50元。
建议中提到,目前海水稻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科研力量整合不足,技术突破进程较慢。其次,推广机制动力不够,规模扩大效率较低。此外,缺乏规模推广下的海水稻种植成本难以下降,市场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对较高。
为此,这12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整合技术力量,组建研究中心。建议在中国南方由国家农村农业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广东海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广东海水稻研究技术团队力量,搭建起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以海水稻产业创新发展为目的的平台。
第二,优化资源要素,建设推广中心。目前中国海水稻种植初具规模的区域主要在广东湛江,其他地区尚以小范围的实验基地为主,如青岛等地,在主要盐碱地分布区域的推广种植工作尚未起步。建议由国家农村农业部与盐碱地分布集中区域政府共建海水稻种植推广中心。
第三,规范产品体系,引导多方参与。目前以海水稻为原料,已经有了香米、米线、米粉、药酒等产品,但产品体系尚待完善。建议鼓励现有企业紧扣市场空间和抓住消费需求,加大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多样的海水稻衍生产品开发,在不断规范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海水稻产品的品牌建设。此外,鼓励有实力的国有与民营企业参与到海水稻的市场开拓过程中,引导外部基金和创投公司投资新兴的海水稻产业。
第四,加强外部支持,优化政策环境。要加强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设立和加大海水稻项目专项经费,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并鼓励海水稻科研团队参与到盐碱地的环境治理工程中来;同时活用相关政策,简化盐碱地的土地流转手续,并对海水稻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配套辅助,落实和完善对海水稻研究和生产的直接补贴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