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自新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已深深植入各方基因。回顾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开放进步,双赢合作,市场基础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问渠这么清楚,为了有活水的源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精心规划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按照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引进与走出去并举。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以更广阔的胸怀拥抱更开放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乘风而起,进入国际资本舞台。
从投资银行业务到衍生品业务,从香港市场到衍生品业务,“一带一路”中国证券公司的足迹加速扩展到海外的各个角落。回顾过去十年,中国证券公司从香港布局,主要服务大陆客户,逐步发展到新加坡、美国、欧洲、印度等市场,涉足外汇期货、财富管理、场外衍生品等业务品种,出海步伐越来越稳定。
随着商业部门的不断丰富,中国证券公司在海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完善。目前,除了传统的证券投资、保证金业务、新股认购和基金采购外,中国证券公司还在增加期权期货杠杆外汇和贵金属的布局,以及更广泛的场外产品投资,进一步接近国际银行。
参与香港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丰富香港金融市场实体,深化大陆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国内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截至2021年7月29日,共有35家证券经营机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其中34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证券经纪人、承销许可证,具有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组织者、机构投资者海外经纪人和托管人的相关资格。
根据中国证券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金、海通国际海外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分别占收入的23%.54%和20.83%,位于第一梯队;华泰证券、山西证券分别占16%.64%和14.17%;天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银河证券、信达证券占5%以上。2016年,只有6家公司占这一数据的5%以上。
除中国证券公司外,中国保险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中国人寿、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再生集团等保险集团公司依托海外机构稳步推进业务、人才和布局国际化。2019年,中国再生集团正式完成对英国桥梁社会保险的全资收购,成为中国再生集团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之一;2020年6月22日,中国太平洋保险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GDR)在伦交所正式上市,中国太保也成为中国第一家“A+H+G”三地上市的中国保险公司为中英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树立了重要里程碑。在外部技术输出方面,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中安保险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和扩大海外市场。中安保险依托香港子公司中安国际,基于技术能力推出的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作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配置海外资产的重要途径,QDII(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制度也是重要的资本“走出去”该系统为国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渠道,帮助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增强投资组合的分散性,提高抗冲击能力。在为投资者提供海外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国内机构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国际业务的发展做好准备。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了声音,开启了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帷幕。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金融开放措施,大量国际长期投资者竞相登陆中国市场,分享新机遇,共创新未来。
截至2021年底,已有9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在中国成功展出,20多家后来者正在努力工作。目前,中国证监会已批准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高盛高华证券两家合资证券公司由参股转为控股,成为外资全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外资持股比例也提高到67%,不排除争取全资持股;此外,星展证券、大和证券等外资证券公司正在申请或计划设立。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贝莱德基金董事长唐晓东表示,国内资产投资限额(如)QFII和RQFII)放宽和近期免税政策,互联机制不断丰富(如股票)ETF纳入互联机制)、进一步整合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放安排等措施,丰富了跨境投资平台和渠道,为外资进入本土市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便捷、确定的环境。
保险业也是外国机构投资中国的重点。2021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费收入为4.保险业总资产244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万亿元.8%,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截至2021年,华外保险公司资本十年增长10年.3倍,资产增长6倍。
过去,外国保险公司只能在中国独资经营财产保险公司,不能独资设立集团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等,现在障碍已经消除。2018年4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取消设立外国保险机构前设立两年代表处的要求”;2020年,中国进一步取消了外资寿险公司持股比例限制;2021年3月,《关于修改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该决定已成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里程碑;2021年12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相关措施的通知》,放宽外国保险中介机构的准入条件。
2019年11月,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获批开业;2020年6月,友邦保险正式批准改造为友邦人寿,成为第一家外资独资个人保险公司;2020年12月底,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批准开业,成为第一家合资人寿保险公司;2021年7月,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批准开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从“水土不服”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越来越好。截至2021年11月底,境外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66家外国保险机构,总资产2万亿元。2021年,外国人身保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3351亿元,同比增长55亿元.市场份额由2011年底的4%提高到2021年底的10%以上。
“回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保险业开放时间早,力度大,效果突出。”安盛天平首席执行官朱亚明说,中国最大的外金融保险公司之一,他说,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给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一方面,中国保险业可以“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和多边协调机制,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制度。另一方面,全球资源“引进来”中国保险业也将受益匪浅。
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首席人力资源和行政官王先进认为,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开放政策大大提振了外国股东对中国市场成功运作的信心,为外国股东在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也促进了外国保险公司关注长期价值增长和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保险市场竞争更加良性有序,有助于促进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建设一批中国保险业百年店。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