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惠酒四大杰出之一的金种子酒披露,华润集团旗下华润战投计划收购其控股股东金种子集团49%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阳投资发展)持有金种子集团的股权比例将从100%降至51%,金种子酒的实际控制人仍为阜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金种子酒总部位于安徽省阜阳市。1998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是继古井贡酒之后安徽第二家白酒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金种子酒的控股股东是金种子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集团持股比例为27.1%。如果一切顺利,华润战投将间接持有金种子酒。
这是继山西汾酒股份之后的第二家白酒上市公司。虽然该交易尚未实施,但二级市场已迅速响应华润的进入意向。2月17日,金种子酒开盘日限为17.33元。
金种子酒成立于1949年7月,是安徽四大名酒之一。1998年8月,以每股5.7元的发行价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第八家白酒上市公司。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种子酒前十大股东总持股比例为48.97%,其中金种子集团占27.1%,是新华基金第二大股东,持股5.11%。作为阜阳的国有企业,金种子集团前身为阜阳县酒厂,由阜阳投资发行,实际控制人为阜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公告中的金种子酒,为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阜阳投资发展计划通过非公开协议将金种子集团49%的股权转让给华润战投。双方已于2月16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针对华润战投间接持股和公司战略布局等相关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于2月17日联系了金种子酒,但截至发布时尚未得到回应。
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7月,一些投资者就在交流平台上表示,华润将收购黄金种子酒,但此后就消失了。从时间线来看,华润近年来正在加快白酒业务布局。2018年2月,华润华创新瑞(香港)有限公司转让山西汾酒9915万股无限流通股,总额51.6亿元,成为山西汾酒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45%)。当时,山西汾酒控股股东汾酒集团表示,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战略投资者引入山西汾酒。
2020年底,华润系还参与了集团70%股权的竞购,但复星系最终以45.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后者。2021年8月,华润啤酒附属公司华润酒业增资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是中国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企业。
1月底,金种子酒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亏公告,称2021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55亿元至1.85亿元,2020年同期利润6940万元。至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说,主要原因是公司白酒产品结构处于调整期,次高端产品销售占比低,综合销售毛利润低。
惨淡的表现早有预兆。2021年前三季度,金种子酒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21.58%;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损失为1.4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3.18%;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损失为465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2021年前三季度,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金种子酒业绩排名仅优于末端生皇台酒业。
事实上,延长时间线。2012年业绩达到顶峰后,金种子酒营业收入增长率自2013年以来呈负增长。在接下来的八年里,仅2018年和2020年就出现了正增长,其余六年的增长率为负。自2015年以来,金种子酒的收入不超过20亿元。相比之下,自2018年以来,徽酒的年收入也超过40亿元,古井贡酒自2019年进入100亿俱乐部。
一些网民在查询星巴克官方应用程序时发现,星巴克的许多产品比以前高出1~2元。例如,手工咖啡增加了1元,美国咖啡增加了2元;火腿奶酪受到赞扬,古巴风格的鸡肉三明治增加了1~2元。
星巴克中国上一次统一调价是在2018年11月。此外,星巴克202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显示,星巴克美国市场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月提价。
2月17日,瑞星咖啡客服告诉《时代周刊》,公司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综合考虑生产经营、人力租金、配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价格,不同门店的咖啡价格也不同。
成本上升。
据星巴克称,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运营成本。
从原材料供应的角度来看,宝城期货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由于巴西干旱天气、供应链动荡和货运成本增加,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价格翻了一番多。为了解决供应短缺问题,ICE美国期货交易所监测的库存利用库存降至过去22年的最低水平。
原材料因素可能只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价格上涨的一个方面。运输压力、人员成本、包装材料等价格上涨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原因。
星巴克也在美国市场上涨。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1年10月,星巴克宣布根据工作年限提高美国员工工资5%~10%。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过去的两年里,咖啡市场在中国迅速扩张。咖啡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工资一路上涨。
一家独立咖啡店的负责人告诉《泰晤士报周刊》:自去年以来,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大型连锁咖啡店以更高的薪水招募了更多的咖啡师。一些连锁咖啡从业者表示,咖啡机供应短缺。
在激烈的竞争中,压力传递给了每个品牌。不仅星巴克,连锁咖啡品牌的成本压力也进一步扩大。
2024-11-08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2024-11-04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