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金融讯 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
总体而言,2020年,我国普惠金融服务重心更加下沉,产品创新更加活跃,供需对接更加有效,金融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如期收官,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作为获取金融服务的基础,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人均拥有量稳步增长,活跃使用账户拥有率持续增加。
二是助力如期实现全面脱贫,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累计支持超9000万人次,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保持增长,农业保险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地区电子支付普及率快速提升。
三是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快速增长,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信用贷款占比较快提升,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数字技术运用不断深化。
四是银行网点、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率继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总体保持稳定,网点智能化、无障碍化、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ATM、联网机具平稳运行。
五是资本市场包容性不断增强,小微金融债发行量持续增加,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支农支小力度增加。
六是具有信用档案的自然人、农户、小微经营主体稳步增加,地方征信平台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对“白户”群体覆盖率不断提高。
七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渠道更加畅通,金融消费者素养不断改善。我国普惠金融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走在国际前列。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得性调查(FAS)2020年数据,中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在物理渠道可得性(包括网点、ATM机具等)方面总体居于中上水平,加之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助农取款服务点,物理渠道可得性整体较好;每千成年人拥有的存款账户数、贷款账户数、借记卡数量,每千成年人网上和移动交易笔数、网上和移动交易金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等均居于前列;同时IMF的部门论文(Departmental Paper)认为,中国数字支付发展居于领先地位,数字借贷主要集中于中国、英国、美国等地。2020年博鳌亚洲论坛《亚洲金融发展报告——普惠金融篇》对27个亚洲样本国家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进行了评估,中国排名位居前列。
2024-11-01
2024-10-31
2024-10-30
2024-10-29
2024-10-28
2024-10-25